上期博粉们赏析了湘潭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超脱世俗的东方美人——元青花~今天,咱们走进这位神秘美人背后的故事。
“藏”得住的时光 “藏”不住的光芒
湘潭市博物馆藏
根据资料显示国内与湘潭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在造型、纹饰、尺寸上相似的共有4件,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包头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口沿纹饰为海水纹)、山西博物院(口沿纹饰为海水纹),它们均为五层纹饰,独湘潭市博物馆藏元青花的肩部多了一层卷草纹为六层纹饰。经比对5件元青花瓷罐尺寸的各项数据互相只有零点几至一厘米的区别。4件元青花中故宫和包头博物馆的为发掘出土、上海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的为早年征集,它们来路清晰、流传有绪,早已被世人熟知,唯湘潭馆藏的这件长期却知之寥寥,它的名声只是在文博界悄悄流传,未免不是一种遗憾。究其原因,主要是湘潭市博物馆虽于1984年成立,但一直寄居于清代古建北五省会馆内办公,没有馆舍,没有展厅文物,只能锁于库房中,期间又无相关报道发表所致。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及“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此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虽称不上有难以言说的历史,但其背后也有着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幽蓝神韵 悦目赏心
故宫博物院藏
上海博物馆藏
包头市博物馆藏
国之瑰宝只要“800元”?这是怎么回事?
1988年,湘潭市博物馆原副馆长谭国才在配合县派出所外出办理盗墓案的过程中,偶然听到干警说别家派出所破获的一起文物贩卖案件收缴了不少坛坛罐罐和金银器,只是说不清楚具体办案的派出所是哪家,只知道在湘潭市区双马镇附近。谭国才听到后心里很急,只因当时人们对文物的意识很模糊,纵使对方是公安人员,他们对收缴物也有其固定的处理方式,恐怕不会主动移交文物机构。他回去向领导汇报,馆长马上作出决定,组织几队小组分别在双马镇采取地毯式走访,当谭国才小组到了马家河派出所时,刚进门,文件柜上迎面一件青花罐映入眼帘:造型古朴端庄,纹饰繁密精美。他按下心中喜悦和所长及干警们说明来意,并向他们宣传了相关文物法规,提出收缴文物应移交国有文物机构。派出所干警极为配合,在请示上级后同意将文物移交博物馆,幸运的是这次案件的收缴物还剩瓷罐和一件宋代魂瓶未处理,可惜的是涉案人因已服刑,无法进一步了解文物的来源、流传经历等情况。湘潭市博物馆依法接收移交的走私文物后,按相关规定在征集经费中支出800元给予马家河派出所作为此次移交的奖励,首开了我市文物部门与公安部门友好合作的先河。
与文博界泰斗擦出了怎样的“火花”?
瓷罐入藏后经初步鉴定,暂定为明青花瓷罐,当时部分专家对此结果也有疑惑但没有把握是元青花。1990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国内顶尖鉴定专家组在各省巡回鉴定定级,当得知鉴定组到达湖南时,湘潭市博物馆安排谭国才和肖迪民带上瓷罐来到湖南省博物馆寻求答案。当文博界泰斗耿宝昌先生看到此罐时十分激动,详细询问它的来历,反复观看后对谭国才说:“小伙子,你立功了呀。”元青花瓷罐经当场多位专家仔细鉴定后把它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有意思的是当时谭国才问耿老元青花瓷罐值多少钱,耿老伸出一个指头却不说明,谭国才试着说:“十万吗?”耿老摇了摇头,谭国才追问:“难道值100万?”耿老说:“再加个零吧”。在1990年的中国1000万是一个什么概念!谭国才和肖迪民来时轻松又期盼,回去时忐忑又心安,湘潭市博物馆从此有了镇馆之宝元青花牡丹纹瓷罐。
湘潭市博物馆新馆已于2015年盛装起航,这件寓意深深、满载酒香的国之瑰宝已不再沉寂,正向世人展现其文火慢烟的深厚底蕴和光彩夺目的艺术魅力。
湘潭市博物馆藏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局部纹饰
渐成自带流量的“文创网红”产品
湘潭市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特聘请醴陵市美九陶业公司将此件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瓷罐制作成文创拳头产品向公众推介。产品采用陶瓷传统手工模具印坯工艺,罐体由三截拼接而成型,修坯技巧参照元代工艺,修外不修内,罐体表面流畅光滑,罐内粗犷朴实。纹饰画面采用仿古青花颜料纯手工绘制,六层图案纹饰主宾协调、安排有序、繁而不乱,突显元代瓷器的装饰技法和纹饰特征。每件文创瓷罐均配备精致装帧显得古朴典雅、高端大气,通过近三年的营销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