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10月11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玉婷 通讯员 庞旺)秋日的阳光温暖舒心,这样的天气,走进韶山市的乡村,你一定会遽然间刷新对农村的认识:巷道里的柴堆、粪堆、垃圾堆、杂物堆消失了;违章建筑被拆除了,道路变平坦了、变宽了、变靓了;家家门前有了统一配发的垃圾桶;文化广场上,村民们跳着广场舞,拉着二胡,孩子们追逐嬉闹……到处是鸟语花香、绿树灯光相映成趣的美丽景像。
探访韶山市的美丽乡村建设,穿梭于农村、农户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感受着美丽乡村的变化,让人不由得感慨,乡村的美,早已不囿于山水美、农家富,可能更美在让居住其中的人找到了心的归属。
绿水青山开画卷
在美丽乡村建设初期,韶山市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开展以“清”和“拆”为主的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对核心景区及进入韶山交通沿线的5个关键节点进行“六化一拆”、对进入核心景区的主要道路两旁进行“三化一拆”、对核心景区内及周边区域乱象进行彻底整治,共拆除违章建筑及破旧空心房325处50936.81平方米。
随后,紧抓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韶山市共整合资金4亿多元,高标准完成村组公路白改黑30余公里,建设生态水利山塘36口,民居改造4000多栋,人饮工程项目570个,解决了2万多农户人畜饮水安全,改厕25000个,建设改造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场、所、户260多家,大、中、小型沼气池6000多座,文化诗墙17处、3200平方米,文化广场8处,游步道1200米。全市33个行政村中有29个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创建村,共建成42个美丽屋场,打造3个美丽集镇,创优率达到88%,涌现了狮山牛栏塘、韶润宏昌阁等33个示范性美丽屋场。
美丽乡村要时时美,处处美,离不开卫生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为此,韶山市提出农村环境管护实现规范化、常态化,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各乡(镇)村围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解决了“人、财、物”的问题,破除了“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确保农村基础设施运转良好、农村常洁常新、农民群众长期受益。焕然一新的农村面貌让农民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城乡统筹发展逐步成为现实。
沃野千里地生金
如果说农村美了,是“面子”上的荣誉,那么百姓富了就是“根子”上的实惠。正是基于这个高标准的要求,韶山市结合自身实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档升级,高标准推进,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进行定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景观农业。
搭建钢架、开挖管道、苗木移栽……在金景丰葡萄园,近段时间以来,每天有近700人忙碌在园区建设工地上,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人以上。施肥、浇水、采摘……在永红蔬菜基地,当地农民实现了就近就业。
“我们这里每年要接待几万名游客。”银田村宏发生态科技示范园负责人成秋谷介绍,正是由于村里环境好,来的人很多,赏花赏景品乡味,银田村的乡村旅游品牌正在逐步打响,村民收入不断增加。
按照“现代农业导向、特色小镇融合、田园风光衬托、生态景观点缀”的思路,韶山市建设了韶河、银田两个现代农业示范园,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转变。
“这一片的龙虾基地,每亩年产值可达7000元,比种植水稻的收益要高6倍。”杨林乡石屏村的种植大户蒋卫东介绍,他从村里的土地合作社流转了80亩水田养殖龙虾、20亩土地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家乡的环境很美。”蒋卫东说:“很多在外打工的朋友都回乡创业,很多人在自家办起了农家乐,年收入不菲,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呢。”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兴起,不仅美化了乡村,让群众生活得更充实,还吸引了游客来此观光休闲游玩,为群众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韶山市以整体推进33个示范性美丽屋场为突破口,注重与全域旅游和精准帮扶融合,将核心景区游客引向美丽乡村示范片(点)。全市成立了专业合作社198家、家庭农场52家,先后开发了稻梦田园、御谷生态等一批生态观光农业,每年吸引40多万人次观光、休闲旅游,带动了3000多名农民就业。同时,顺应“互联网+”发展模式,投资800万元改造4G网络,加快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工作,建立了首家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农户的特色农产品通过互联网电商平台走出韶山、走向全国。
乡土文化放光芒
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是由内而外的美丽。不仅要有让村民“身有所栖”的粉墙黛瓦,更要构筑起村民“心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文化活动首先要有阵地。随着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深入,韶山市实现了村村都有综合性村民活动中心,活动中心成为村民茶余饭后健身娱乐的最佳场所。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点亮乡土文化之灯另一个有效抓手,便是通过绘制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墙体文化”,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活课堂”,耳濡目染,发挥出文化熏陶的作用。
如今,穿行在韶山乡村,一面面文化墙,一张张宣传牌,一幅幅五颜六色、图文并茂的道德宣传画,将一面面“冷冰冰”的墙体变成了传播文明的窗口、教育群众的阵地、美化家园的“活教材”。
“近日村上桃花组77岁村民韩承文老人因病去世了,在村‘两委’和红白理事会及时正确引导教育下,其家人治丧一切从简。”银田镇银园村党总支书记郭克伟说,“未搭灵棚、拱棚,全程静音,未燃放烟花爆竹,无道士法场,无西乐弹唱,谢绝村民随礼,所有开支压缩到不足2万元。这种破旧俗、树新风的风尚正逐渐形成,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支持。”
韶山市各乡(镇)还将美丽乡村建设与民风建设紧密结合,以“党建领航促乡风文明”为主抓手,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和村规民约,通过开展入户联情、民调走访、晚间治安巡逻、支部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多种形式,利用村村响、乡风文明宣传栏、倡议书和各村文艺服务队等载体,向群众大力宣传教育,引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同时,开设道德讲堂,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好公婆、好儿媳、好家庭,为群众树立身边的道德标杆。
韶山的美丽乡村建设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图景:农村由于规划到位了,面貌变美了,成了希望的田野、安居乐业的家园;农业经营能富民、有奔头,农民成了体面的职业,更有尊严;农民本该外出务工的都不去了,在外多年的有资金、有技术的“凤还巢”,人才回流了,在家乡开始大显身手。一个天蓝、地绿、水清、路畅、乡美、人旺、业兴的美丽新农村已然呈现。
扫描二维码
关注韶山公共文旅云微信公众号
湖南省韶山市日月路1号
TEL : 0731-55683027
版权所有 韶山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Copyright ©2018 湘ICP备15008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