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食-主要特征
韶山隶属于湖南,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的湘中丘陵区饮,一般来说湖南饮食风俗主要有以下特征:
1、在湖南,“吃”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人们的婚嫁丧娶这类大事中,总是以吃作为其重要内容。结婚称“吃喜酒”;死了人,俗称“吃肉”;添了人口,一定要吃“满月”;过生日,则要吃荷包蛋,吃“寿面”。其次,“吃”也是人们重要的社交手段之一,朋友、熟人见面,第一句问候常常是:“吃了饭吗?”去朋友家做客,能够吃到10样或12样菜,就意味着受到了主人最热情的款待。
2、在湖南,由于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原因,绝大部分地区种植水稻,人们日常饮食以大米为主食。但在少数山区,特别是湘北山区的一些地方,种植旱粮作物,只能以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为主食。近年来,这些地区经济逐步发展,生产烤烟或药材,卖给国家可以换回大米,所以逐渐也以大米和玉米为主食了。红薯、马铃薯逐渐从主食中分离出来而成为制作淀粉类食品、酿酒、晒干菜等的原料或养家畜的饲料。在湖南,无论城市乡村,人们都是一日三餐。所不同的是,城市中,早餐比较随便,一天之内最重晚餐,一周之内最重周末的饮食。乡村中,一天三餐无明显差别,每逢农历节日或节气,在饮食上一般要比城市来得隆重。一年之内,最重春节前后的饮食。此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根据季节时令来制做一些腌菜、干菜、泡菜、酢菜、腊菜。每逢客至,总要端上桌来显示主妇的手艺和持家能力。
3、不分男女老幼,普遍嗜辣。无论是平日的三餐,还是餐厅酒家的宴会,或是三朋四友小酌,总得有一两样辣椒菜。
据说辣椒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末传入中国。湖南地理环境上古称“卑湿之地”,多雨潮湿。辣椒有御寒法风湿的功效;加之湖南人终年以米饭为主食,食用辣椒,可以直接刺激到唾液分泌,开胃振食欲。吃的人多起来,便形成了嗜辣的风俗。湖南人吃辣椒的花样繁多。将大红椒用密封的酸坛泡,辣中有酸,谓之“酸辣”;将红辣、花椒、大蒜并举,谓之“麻辣”;将大红辣椒剁碎,腌在密封坛内,辣中带咸,谓之“咸辣”;将大红辣椒剁碎后,拌和大米干粉,腌在密封坛内,食用时可干炒,可搅糊,谓之“胙辣”;将红辣椒碾碎后,加蒜籽、香豉,泡入茶油,香味浓烈,谓之“油辣”;将大红辣椒放火中烧烤,然后撕掉薄皮,用芝麻油、酱油凉拌,辣中带甜,谓之“鲜辣”。此外,还可用干、鲜辣椒做烹饪配料,吃法更是多种多样。尤其是湘西的侗乡苗寨,每逢客至,总要用干辣椒炖肉招待。劝客时,总是殷勤地再三请吃“辣椒”,而不是请吃“肉”,可见嗜辣之甚。近年来,湖南菜颇受欧、美、东南亚地区顾客的欢迎,尤以美国及加拿大人喜食味浓、香、鲜、辣的湖南菜。在美国,有的湘菜馆门前悬挂画有大红辣椒的牌子,上书湖南辣椒,馆内女招待的围裙上,也绣着大红辣椒。
4、湖南人爱吃苦味。据文献记载,其渊源可追溯到先秦。《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的诗句。这里的“大苦”,据说就是豆豉。那么这种由豆类加工而成的调味品,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了。至今,湖南人还有爱吃豆豉的习惯,如“浏阳豆鼓”,就是地方名优特产之一。其它如苦爪、苦荞麦,也都是湖南人所喜爱的食湘俗嗜苦不仅有其历史渊源,而且有其地方特点。湖南地处亚热带,暑热时间较长。祖国传统医学解释暑的含义是:天气主热,地气主湿,湿热交蒸谓之暑;人在气交之中,感而为病,则为暑病。而“苦能泻火”、“苦能燥湿”、“苦能健胃”。所以人们适当地吃些带苦味的食物,有助于清热、除湿、和胃,于卫生保健大有益处。纵观湖南的地势地貌,湘北多为湖区,湘西南多为山区,湘中则为典型的丘陵地带。这种地域上的差异,导致了湖南各地饮食风俗的多样性。我们把它划为三个食风区,即湘西食风区、湘中南食风区和湘北食风区
饮食——主席最爱吃的红烧肉
毛氏红烧肉又名毛家红烧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毛氏红烧肉以五花肉为主料,白糖、料酒为有色调味料烧制而成。成菜后,色泽金黄,油而不腻。
2018年9月10日,“中国菜”正式发布,“毛氏红烧肉“被评为“中国菜”湖南十大经典名菜。
1914年,毛泽东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据他的同班同学周世钊和蒋竹如回忆,该校每个周六打“牙祭”吃红烧肉,用湘潭酱油(老抽)加冰糖、料酒、大茴(八角)慢火煨成,肉用带皮的“五花三层”,八人一桌,足有四斤肉。从这时起,毛泽东就爱上了红烧肉这个菜。
早年,毛泽东吃的菜里是可以放酱油的。后来有一次,在酱油作坊里看到酱油制作过程中有不卫生的情况,就再也不碰酱油了。
进了北京之后,毛泽东所有吃的菜里,都不让放酱油。中南海前“御厨”程汝明琢磨出解决办法,就是用糖色加盐,代替酱油为肉着色调味,这样烹制的红烧肉咸鲜不失、甜味兼得,毛泽东尝过之后很是受用。
五花肉又称“三层肉”,位于猪的腹部,以靠近前腿的腹前部分层比例最为完美,脂肪与瘦肉交织,色泽为粉红。
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饮食—乡里腊肉
乡里腊肉是湖南湘潭传统的传统名菜,属于湘菜系。此次黄中透黑,黑中冒着油,是用松枝和谷壳熏制而成的。把刚杀的大肥猪大卸成八块,放在盐水缸里浸上十天半月,再用绳子穿起来挂在炕上。炕必定是独占一间小屋,密封着。生松枝加上谷壳点燃后,慢慢燃烧,却燃不起火焰,只有一缕浓烟从火堆里冒出,慢慢地扩散,逐渐充满整个小屋。生火的人这时必然是三步并做两步地往外飞奔。
乡里腊肉切得很厚很大,若是炒,一碗腊肉必定有半碗油,乡里的人吃了这腊肉,喝了这油,身上便有了力气,眼睛便有了光彩。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干起活来生龙活虎。那些肉、那些油吃到了肚里,化做了力气和热血,也化作了坚毅和信心。
饮食—三月三,吃鸡蛋
农历三月三,韶山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野菜。虽说是野菜,却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诗经》就有“其甘如荠”的吟咏;辛弃疾也有“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
生活习俗—伏日吃姜
流行于长沙、湘潭、株洲等地。夏日炎热,气候干燥,人们喜贪凉,故易蕴积内寒。民间有伏日吃老姜炒子雄鸡(刚开叫的公鸡)习俗,姜要多放,一只鸡一般要放半斤姜,以便驱寒。长沙人吃时要将门窗关闭,吃得大汗淋漓,意在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民谚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伏日吃姜炒子鸡最好三个伏日都吃,如果条件不允许,一般也要吃一个伏日。农村亦有用草药路边荆煎水烹制老姜炒鸡,以散寒祛温健脚强身的此习沿袭至今。
生活习俗—立夏吃蛋
流行于湖南大多数地区,尤以湘南的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最甚。立夏日,将整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红枣煮汤吃,叫“吃立夏蛋”湘南一带,尤其是嘉禾、临武、蓝山、桂阳于立夏当天早晨起来,将整鸡蛋或鸭蛋煮熟,用红纸或红色染料将蛋皮染红,再用一个小网袋装上,系于少年、儿童的前胸,一直挂到中午或下午再剥去蛋壳将蛋吃掉。民间以为立夏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谚云“立夏吃蛋,石板踩烂”
生活习俗—喝凉药茶又称喝凉茶
流行全省各地城乡。湖南夏季炎热,气候干燥,容易受热中暑发疹或生疮疖痱子,人们常以一些清热解暑、利尿解毒的草药,诸如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车前草、香薷、薄荷之类,加上石膏等矿物药,煎水或开水冲泡,代茶喝,以防暑解热,祛湿消毒,强身健体,称“凉药茶”或“凉茶”所用之药草,农村多上山自采,城镇则中药店有专门配制供售用。此习永盛不衰。
生活习俗—米粉米线
湖南省内尤其是常德市、湘西、湘南一带的风味食品和小吃。依据加工方法不同,有“肠粉”切粉”滤粉”榨粉”统称“米粉”食用时按烹调方法的不同,又有各种各样的称呼。将米粉加各种配料、佐料(醋是必不可少的凉拌而食,称“凉拌粉”将米粉放在滚水锅中烫热,捞起,不放汤,加配料、佐料,称“冒热粉”加汤,称“汤粉”用油炒,称“炒粉”用小锅将米粉和配料一起煮,称“煮粉”根据配料不同,有“瘦肉粉”牛肉粉”鸡杂粉”螺蛳粉”不加肉菜的叫“素粉”湖南人喜好米粉,或赶圩、或进城,每每选中吃米粉,饭店、宾馆、招待所早餐供应米粉,家待客乃至未婚男女在圩镇上见面,如果双方满意,便由男方请女方吃米粉。
生活习俗—衣着
衣着一般取决于经济条件、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清朝、民国时期,湖南民众夏天穿广式文衫或用苎麻织成的夏布短衫,冬天穿用家织上布做成的大襟衣,男女长裤一般为白裤头,大裆宽裤筒,衣着不分前后,以棉线带做裤带。妇女普遍穿短领偏襟衣。家庭经济富裕的成年男子夏天多穿绸缎、士林布短衫,女青年则穿旗袍、短裙或其他高档时装,冬天则穿丝绸长袍套棉袍。
1949年后,湖南人衣着变化大、变化节奏快。50年代,国家干部穿灰色中山装,青年妇女流行穿花衣服,农民穿对襟汉装。60年代初,男子盛行解放装,妇女则喜穿列宁装。文化大革命”期间,盛行类似解放军绿色的红卫兵”服。80年代,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男女衣着大改旧颜,款式求新,质量求优,西装、旗袍、大空服、毛外套、皮夹克、绣花衣、牛仔服、滑雪衫、蝙蝠衫颇为流行,品种繁多,式样不时翻新,做衣布料的档次不时提高,化纤毛呢丝绸齐备,颜色艳丽。城乡青年人穿着已无多大区别,但局部中老年人仍着传统服装。
生活习俗—发饰
清朝,男子留辫。民国初期,政府令男子剪辫,初为光头,继为平头、圆顶,后通行三七分西式发。青年女子留长发或留辫子,老年女子挽“发暑”又名“巴巴头”50年代初,男子喜剃光头或理平头,青年学生剪偏分西式头,男童习惯在脑门留一四方形短发,谓之“口水毛”女重则喜欢羊角辫,或扎个大秧秧。农村未婚女子扎辫子,婚后剪成齐肩短发,中年以上妇女梳发髻。城镇妇女大都剪成“一刀齐”短发,姑娘多扎双辫或单辫,辫梢扎丝绸蝴蝶结,垂于胸前或背后。80年代,青壮年妇女烫发盛行,由城及乡,发型繁多。少数男青年也有留长发、烫发的。
生活习俗—鞋袜
清朝时期,妇女缠足。湖南民众,男女普遍穿自制布鞋,而经济条件较好、且好打扮的青年女子则穿鞋面鞋帮都绣有花卉、图案的绣花鞋。此鞋皆用细绳密纳,式样美观,穿起来舒适,走起路来也很平衡轻巧。夏天,男子或穿布凉鞋,或穿草鞋,或打赤脚。雨天外出多穿木履或牛皮钉鞋。乡村男子多数不穿袜子,成年女子多以裹脚代袜。
民国时期,女子缠足之风逐渐废绝。青年女子着圆口花鞋、绊绊鞋。成年妇女除家织布缝制袜子外,仍有少数妇女以布缠足代袜。夏天男着经济实用、编制简易的草鞋。草鞋大体有三类:一是较为粗糙,鞋底鞋耳全用糯米稻草编制,并用细草绳作鞋带。二是较为精细,只用糯米稻草编鞋底,其余局部鞋耳、鞋尖、鞋后跟均用麻编制,用棉纱线作鞋带。三是做工精细,质地轻便,鞋底鞋耳全用苎麻编织,穿起来美观大方。夏天和秋天山乡农民多赤脚,冬天穿自制的圆口布鞋或穿购买的力士鞋。袜多用布自制,即使购买机制纱袜也要自己另加布制袜底,留根,以求耐穿。1949年后,鞋袜逐渐普及。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省、地、市、县城无穿草鞋者,乡里人穿草鞋者也不多见。城乡各种款式的胶鞋、半胶鞋、塑料鞋、布鞋、皮鞋,应有尽有,且款式新颖。县境民众穿鞋呈阶段性:50年代流行布鞋、半胶鞋、木拖板;60年代流行半胶鞋、皮鞋;70年代后流行皮鞋、塑料鞋、半胶鞋。春秋穿布鞋、皮鞋;夏穿皮料、塑料凉鞋;冬穿棉鞋、毛皮鞋;雨天穿全胶鞋;室内穿拖鞋。80年代后期,城镇流行长统靴、旅游鞋、防滑鞋、健身鞋。女青年时兴高跟鞋、男青年时兴半高跟鞋。均为购买品,很少自制品。60年代木履、牛皮钉鞋已被淘汰。至于袜子,眼下已时兴线袜、丝袜、尼龙袜、晴纶袜、弹力袜,每人数量决不只是一、两双,而是以打计算,非常富余。
生活习俗—首饰
众多的首饰,为女性的打扮增色不少。清末民国时期,未婚女子多戴瓜子型耳坠,手带银圈;中年妇女戴玉镯;富家妇女手带金、银、藤手镯和戒子以及串珠镯,颈带金、银项链;一般妇女常带铜质顶针,以便做针线活,亦起装饰作用;局部小孩耳吊“长寿”耳坠、颈带银项圈或挂“长寿锁”上镌“长寿富贵”易养成人”字样;乡间女子未婚的梳长辫,扎红头绳,已婚的挽髻,上插鲜花,俗称素打扮。5070年代,城乡妇女以艰苦朴素为荣,不重首饰,戴各种手饰者少。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条件改善,城镇妇女时兴首饰,戴各式各样的戒子、耳环、簪子、手镯、项链较为普遍,饰品质地有金、银、铜、玉等。农村女子已有一定数量的人戴之。市场上,女性首饰等妆饰品,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应有尽有。
生活习俗—腊月干塘、杀猪、贴对联
腊月是湖南一年中最热闹的一个月,大街小巷,村里村外都忙着置添新物,村里忙着干鱼塘,叫上邻里邻外一起穿着套鞋,把鱼塘水抽干,用渔网把肥肥白白的鱼捞上来。杀猪一般都是早上,要放一盘鞭炮以示神意,热淌淌的猪血可是非常营养又美味的佳肴!
扫描二维码
关注韶山公共文旅云微信公众号
湖南省韶山市日月路1号
TEL : 0731-55683027
版权所有 韶山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Copyright ©2018 湘ICP备150082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