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习俗诸多,源远流长。古往今来,韶山人过春节的习俗与我国其他地方大体相同,但又有一些本地的特色。
除尘祭灶过小年
腊月二十四日,俗称“过小年”。“小年快到,除尘祭灶”。除尘祭灶,即扫除灶屋和室内的扬尘,按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大搞室内外的环境卫生。祭灶,即祭祀灶王爷,亦称“九天司命府君”。这是旧时韶山过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做的两件大事。
据传,玉皇大帝每年正月初四这一天,派灶王神下凡管理,记录每户人家一年中的美丑善恶诸事,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四日则上天述职,将各家各户之事,如实向玉帝报告,以定赏罚。故旧时强调灶屋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碗筷要洗得清清洁洁,严禁青蛙、狗肉、乌龟、王八等进灶屋,上灶台;新媳妇进门还要拜灶,让长辈给她讲述这些习俗。这些良好习俗,便是民间腊月二十四日“祭灶王爷”的由来。
又传,“灶王爷”的记性不好,平时将所看到的事,是善是恶,是美是丑,均随手记在墙壁或屋梁上,人们打扫扬尘时,便是将“灶王爷”所做的原始记录清除掉,加上腊月二十三日晚上虔诚祭灶,锅子里点上油灯,灶台上摆上斋粑,使“灶王爷”只见光明不见污秽,只闻香气没有臭气。这样,“灶王爷”便只会“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了。此说也颇为民众相信。在韶山,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灶王爷,本姓张,一杯香茶三柱香,送你上天言好事,接你下地降吉祥;小子今年没有钱,待我发财敬酒糖。”
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在旧时,韶山人还有这样一种习俗,家家置酒备菜,请有雇工的人家,如若来年辞退,便在这天请他坐首席,俗称:“二十四日坐上头(即首席),背起被褥回家走。”主家辞退的意图全在不言之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更新,而今,每逢“过小年”除了大搞室内卫生和个别上了年岁的人“祭灶”外,其他习俗一概不见了。新媳妇进门也不需“拜灶”;青蛙、狗肉、乌龟、王八等,同样可以进灶屋,上锅台,亦成为餐桌上的美食佳肴……这正是:除旧布新,万事大吉。
迎春接福贴春联
过新年,贴春联。这是韶山人过春节的又一习俗。快过年了,家家户户用大红纸写一幅春联贴在大门的两侧,门上方贴张“挂门笺”,有的门上还倒贴一个“福”字,以示“福到祸除”,用以烘托节日的气氛,增加新春的喜庆。
旧时,韶山的春联多为“迎春纳福,除旧布新”之类。如“日进千箱宝,时招万里财”、“岁岁平安日,年年如意春”、“春天生百草,遍地是黄金”、“出门逢大吉,进屋遇财神”等。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而今,春联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了,出现了以写景、咏物、抒情、言志等于一体的广充式春联。
如“喜庆新岁重起步,恭逢盛世快加鞭”、“春到人间添秀色,时逢盛世壮精神”、“风光胜旧长空溢彩,岁月更新大地流金”等。还有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如“人民江山春风万里,社会主义幸福千秋”、“党恩泽九州四海增福,春风吹万里五岳飘香”、“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全靠共产党”……而在韶山最具特色的一幅春联是:“泽沛苍生,东来紫气。”这幅春联是1944年春节,毛泽覃烈士的妻兄周颂年在韶山上屋场过春节时撰写的,张贴在堂屋的大门两侧,联中巧嵌“泽东”二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可谓是韶山春联中的一绝。
春联是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起着激励情趣、陶冶精神、增进见识、美化环境的作用。春联在我国源远流长,到五代西蜀时,孟昶在桃符上题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联语,就是最早的春联。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公卿庶民于除夕之夜在门楹上张贴春联,来庆贺新春佳节。从此,贴春联之风大盛,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我国民间的传统习惯。
新春佳节期间,若有雅兴去浏览千家万户的新春联,那些集行、楷、草、隶、篆我国的书法艺术与秀句纷披、诗情画意的联语于一体的春联,能使人陶醉在新春佳节的气氛中,给人以别具风味的艺术享受。正如一首民歌所唱的:“新写对联字不多,字字句句出心窝;家家当门贴一对,城乡齐唱迎春歌。”
合家团聚过大年
过完小年过大年,祭了灶王祭祖先。在韶山,最注重的是过大年。大年三十日这一天,家人团聚,尽情欢宴,俗称“呷团圆饭”。
旧时,“韶山冲,冲连冲,十户人家九户穷”,富人过年,穷人过难,家里没有过年饭。尽管如此,叫花子也要呷餐“团圆饭”。有钱的人家,杀年猪,办年货,圆鸡炖蛋,美酒佳肴,大吃大喝;无钱的人家,也要想方设法称斤把肉,煮点萝卜什么的,俗称“呷过年萝卜”,一家人团聚,高高兴兴,也算热热闹闹过个年。
“团圆饭”餐席依贫富而易,穷人家一般是“园蔬八碗薯丝席”,以示“八发八发”。富人家一般是办十二碗,以示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菜(财)。而席上的菜肴大都赋予其美好的涵义。如鱼丸、肉丸、汤丸,取意“三元”,象征“团圆”;年糕,象征年年登高;油炸食物,象征一年红红火火;红薯粉丝,象征福寿绵长;圆鸡炖蛋,象征子孙发达;白菜,象征长命百岁;韭菜,象征天长地久……但不能吃豆腐,认为只有死了人才呷“白皮豆腐”。这一餐,什么菜都可以放肆呷,而只有鱼是不能动的。因为“鱼”和“余”是谐音,表示年年有余。如果有人上门,哪怕是叫花子,碰上主家正准备“呷团圆饭”,主家留之,就要高高兴兴地参与,并说:“好,到你家呷发财饭。”这样,主家才欢喜,认为这是“好运气,呷发呷发了”。
改革开放,给祖国带来了勃勃生机,人们的生活好比芝麻开花步步高,口吃甘蔗节节甜,仓里有粮,袋子里有钱,家家户户,天天“过年”。然而,绝大多数人家“过年”的习俗基本未变,只是“团圆饭”变得越来越丰盛了,鱼也可以放肆呷了。不少住城市的家庭,为了减少麻烦,干脆到宾馆、饭店定做“团圆饭”,千把两千块钱一桌也无所谓,呷完后,嘴巴一抹就走,爽快得很嘞!
通宵达旦乐守岁
吃完“团圆饭”,岁末晚上,新年前夕,叫除夕,是“月穷岁尽之日”,有除旧换新之意。唐太宗李世民《除夜》诗曰:“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月长。”唐开元年间,史青在唐明皇前五步成诗咏除夕,前四句为:“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月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故韶山人自古就有分岁、守岁、压岁的习俗。
旧时,除夕夜,家家点油灯,户户燃旺火,摆上糖、果、茶、酒什么的,合家围火而坐,拉家常,说笑话,猜谜语,通宵达旦,彻夜不眠,俗称“守岁”。正如唐诗中所描述的:“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斗转星移,万物皆变。从80年代开始,韶山人的“守岁”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开始变了。除夕夜绝大多数家庭围坐在电视机前,边吃糖果,边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零点钟声起,各家各户,男女老少,走出家门,尽情地燃放烟花爆竹,以示迎春接福。
“守岁”,最热衷的参加者自然是孩子们,因为他们除了吃、喝、玩、乐外,最感兴趣的是等“压岁钱”。这种风俗大约是宋代的“压岁盘”演变而来的。据《梦梁录》记载,旧时除夕夜,各家有儿女者,用盘盒盛装果品食物,相互馈赠,谓之“压岁盘”。后来,“压岁盘”用红纸包着少量的钱代替,称“压岁钱”,由父母在除夕夜晚送给儿女们,旨在镇岁、压邪,祈福。至今,韶山仍有许多父母和长辈喜欢在除夕夜给孩子们“压岁钱”,既作为给孩子们过年的小礼物,又表达对孩子们的深切期望——珍惜时间,少年努力。
春节又到了,“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月长。”但愿给孩子们“压岁钱”的传统习俗,推陈出新,跟上新形势,适应新潮流,富有新含义,有利新一代。特别要告诫孩子们,不要拿着大把大把的“压岁钱”进入对少年有害的娱乐场所。
你来我往互拜年
大年初一,一个拜年的群众性活动随之而来。旧时,在韶山,大年初一早上,家家要点燃油灯,打开“财门”,燃放鞭炮,迎春接福。
家长要率全家一拜天地,二拜祖先,三拜长辈。这天禁忌很多,忌扫地,怕扫去财运;忌吃药打针;忌借钱讨债;忌动土出粪;忌哭泣怄气;忌扯皮打架;忌洗澡洗衣服;忌说“死”“鬼”“病”之类的话;忌打破杯碗之类的东西,如果不慎打破了,便会说:“打发,打发”……大年初一出门,俗称“出行”,均选象征吉利的方向和地方,或到尊重的长辈和兴旺发达的亲友家,一路上以未碰到不吉利的事物为一年开端的好兆头,称为“出行大吉”。故初一这一天,郎中、巫师、道士都不出门,以避免被人撞着,使别人扫兴。即使家里人死了,也要停尸到初三以后才能办丧事,否则无人上门帮忙。
从初一到初五,是拜年的高潮。俗称“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团坊。”旧时,外出拜年,晚辈要向长辈跪拜,平辈人只作揖打拱,口喊“拜年”或“恭喜发财”即可。晚辈给长辈拜年还要送礼,礼物轻重随贫富亲疏而异,一般都是用红纸包个“手封子”,里面放点糖果什么的即可。
大人带细伢子上门拜年,有的打发几毛钱,有的打发几只米粑。上门拜年,茶时呷茶,饭时呷饭,招待客人则力求丰盛,但桌上呷菜不能动鱼,认为动鱼不吉利,故劝客人呷鱼只是口头示意:“请鱼(余)”。有的人家则用木雕鱼来代替。初五以后,拜年开始降热,招待渐趋简化,俗称:“拜年拜到初七八,洗介坛子浪介塔”。意思是说,到了初七初八,家里备的年货已经呷完了。
当今,韶山人的观念变了,上门拜年,不论长辈和晚辈,都不用叩头跪拜,只拱手喊个“拜年”或“恭喜发财”即可;餐桌上的鱼不是木雕鱼代替,而且可以随便呷,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餐餐有鱼,俗称“鱼(余)呷鱼(余)有”;送礼也不用“手封子”了,而是高级酒,高级烟,高级糖果;给细伢子散钱,也不再是五毛一块,而是五十块,一百块,甚至更多。
拜年,在韶山还蕴含着“和脸”的意思。意思是说,过去的一年,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同事同学、上下级之间,难免没有“红过脸”。俗话说,见面三分义。趁春节之机,上门拜个年,喊声“恭喜发财!
扫描二维码
关注韶山公共文旅云微信公众号
湖南省韶山市日月路1号
TEL : 0731-55683027
版权所有 韶山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Copyright ©2018 湘ICP备15008273号